图文来自:广汉会,特别声明:本号本号除原创文章外,其余文章均为原作者观点,发布主要是为了方便大家互相交流。
致敬同袍,致敬汉服运动19周年! 从2003年11月22日至今,汉服运动走过19年,致敬每位默默奉献的汉服同袍。今天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,虽然我们不能像往年那样相聚,但我们的脚步并未停下,今天,我们约定一起穿汉服上班、学习、居家……
我们穿上汉服那刻起,都有一个共同的梦想: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,带动更多的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礼仪,喜欢汉服,穿上汉服。
广汉会长期征集汉服日常照片。欢迎同袍们将汉服日常生活、工作学习、志愿活动、参与防疫志愿服务的照片发给小编,一起传播汉服正能量!
庚子年初,广汉会在会员群倡议同袍志愿者在条件允许下,积极加入各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中去;在同袍当中,还有很多是医护人员,他们奋斗在抗疫第一线。如有召,召必回,三年来,同袍们脱下汉服,穿上志愿者服、防护服,奔走在社区、医院、大街小巷,做防疫志愿者,核酸采样志愿者、扫码志愿者、维持秩序、物资管理、上门、流调……不分昼夜。 我们穿上防疫志愿者服那刻起,我们也有一个共同的梦想:为抗击疫情奉献自己一份力量,一起战胜疫情。 今天,我们没有停下来,因为仍有不少的同袍奔跑在防疫志愿服务一线中。 附录之前报道:
近期在海珠区做防疫志愿者的桑儿 小编:在我们同袍当中,有一位同袍,虽然现在很少见她身影,其实她并未离开,多年前她就转到幕后了,疫情开始后,她也响应防疫志愿服务,参与社区志愿服务,她就是华南地区第一位穿汉服上街的女孩白桑儿。
近期在越秀区做防疫志愿者的圈圈
穿汉服16年了,汉服早已经融入到我的生活中,也成为我日常穿着的主要服饰,上班、做志愿者、旅游、锻炼、聚会……都穿汉服。从第一件汉服到现在,我的汉服基本以窄袖为主的日常款,颜色较朴素,款式从最初只爱交领,到现在基本什么款式的汉服都有,打开衣柜三分之二都是汉服。穿衣选择困难症的我,经常不知道要穿什么时,首选肯定是汉服。平日里穿汉服各种穿法,整套穿或者混搭穿。妆发手残党的我,平日里都是素颜,发型就简单的马尾、辫子、披发、丸子头……有活动时也会撸个简单的发型,但基本上是前面还可以,后面惨不忍睹。我觉得穿汉服不需要太多的条条框框,但也要大方得体整洁,以及根据季节、场合来选择适合的款式,还有就是穿上汉服在外时,需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。


近期在海珠区做防疫志愿者的俊雯
不知不觉,从喜欢汉服——穿上汉服——加入广汉会已经5年多啦,汉服已经是我的日常穿着,衣柜里基本只有汉服了~汉服对于我来说,不是只有特定的时间地点才能穿。平时逛街上班,节日外出旅游,汉服都能融入到我的生活中。
广州最近受到疫情的影响,很多同袍都觉得没有机会穿汉服参加活动了。对于身在疫情震中海珠区的我,穿着日常化的汉服去社区当一名志愿者,又何尝不是展示汉服魅力,体现同袍担当的一种方式呢。毕竟,汉服不是只活在舞台上呀。



近期在海珠区做防疫志愿者的小飞



为1122留下纪念,10-11月参与了防疫的社区支持工作,回顾过去的时光,广州人以发挥大爱精神保持着城市的关爱温度 ,其中有我们广汉会同袍的身影,日常中我们保持着对生活的美好热爱,穿着各样汉服开展各类公益活动,展现着汉文化自信,融入更多同袍力量!




近期在海珠区做防疫志愿者的澈澈


近期在番禺区做防疫志愿者的子宁
今年1122遇见疫情,无法与大家一起线下汉服出行,因而我选择志愿出行,积极参与社区抗疫服务,做力所能及、敢于担当、勇于作为的事,这也是践行初心、致敬1122的另一种铿锵有力的回应!


近期在荔湾区做防疫志愿者的心蓝
疫情面前没有旁观者也没有局外人,我们未必光芒万丈,但始终温柔有光,一起为广州为抗疫尽一份力吧。
在不能互相参与的日子里,祝我们保持绿码,平安喜乐啊!







在白云区做防疫志愿者的幼明



广汉会一直提倡汉服日常化,意思是指按照场合穿衣,日常出行就穿方便出行,能融入日常生活的汉服常服。


穿汉服拍毕业照





我是来自于广州一所中学的教师。从2018年开始与汉服结缘至今。起初是被汉服优美古典的图案、花纹所吸引,慢慢地我了解到汉服蕴含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,有时在课堂上我也会穿着汉服,向我的学生讲解汉服文化知识。学生了解了我们国家之所以称之为华夏,是因为“中国有礼仪之大,故称夏;有服章之美,谓之华。学生喜欢上我的课更爱上了汉服和汉服文化。


本人热爱汉服,加上工作的原因,每月穿汉服的天数不少于十天,要是碰上有大节日的月份,就穿得更频密。乃至身边有许多朋友说,很少看到我不穿汉服的样子。
今天是汉服复兴19周年纪念日,虽然因广州新冠疫情形势紧张而不能开展群体性的汉服活动,但本人今天坚持穿汉服出行。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丰富的文化瑰宝,传统服饰也是其中之一,而且是面向年轻群体的一个相当好的载体。我们自身坚持多穿汉服出行,就是传承传统服饰的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。而且不仅仅是汉服复兴日这一天,更重要的是在我们的传统节日时以汉服装束示人,共同营造浓厚的中华文化氛围!

我是一名专职的舞蹈老师,热爱传统文化,参加过花朝节、汉服出行日等活动。希望疫情早点退去,与同袍们着华裳,一起出行,一起跳舞。





一起跳舞




吃饭、看展、玩牌



一起出游





图一,第一次一起旅行时还是朋友,这个小朋友笑起来可真暖呀!
图二,我们在一起啦!这是我们第一个一起过的花朝节,小本本记起来!
图三,哇哦,我们有宝宝啦!感谢小宸先生的一路陪伴!超幸福呀!
图四,我们的一家三口永远开心呀!
图五,宝宝戒奶后终于又可以穿上漂亮的汉服一起去动物园啦。
图六,我们的宝宝周岁啦,快快长大继承爸爸的古筝还有汉服吧哈哈!
星宸和辞鹿,相识相知相爱相守,一生幸得相遇,因汉服结缘,一路相伴。在此也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!




汉服既新颖又传统,汉文化和醒狮都是传统文化一部分。传统文化需要传承也需创新。从恋其华丽到将汉服容入生活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。传承传统文化和志同道合的同袍你我同行,是多么兴幸的事。







射艺

对弈






偶尔沉浸在书的海洋中,放松一下~

逛博物馆



从大学第一次接触到汉服协会的窃喜,到2017年加入广汉会了解汉服文化,透过汉服喜欢上汉式礼仪、茶道、香道、古琴、掐丝、缠花……日常穿上心爱的汉服,成为一名文化传播志愿者。




入坑多年,从花里胡哨到简约时尚。
为马面裙代言,为汉服代言。

游园







身着飞鱼披战甲,一刀雁翎破万敌。
一从分首剑江滨,南国相思寄梦频。
汉服既是自信亦是传承,
即是文化自信也是传统文化。
从简单见面汉礼开始,将传统文化融到生活中。从喜爱汉服开始,到成为一位汉文化推广志愿者。

我是民乐馆的琵琶老师。自幼喜欢传统文化,自2016年加入广汉会后参加了许多活动,比如广府庙会、北京路开街仪式等。期待疫情之后,再与同袍们相约,穿上汉服,一起出行。




我坚持将汉服日常化,常以自己微薄之力参与到汉服志愿公益活动、传统文化节日宣传、大湾区互动等活动,去推动大众传播和传承优秀汉民族传统文化。




我是2015年加入广汉会,因为喜欢跳古典舞,所以结识了一群热爱汉服、舞蹈的同袍。我们一起了解和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,并用自己的知识与兴趣爱好去传递,一起做志愿者,一起参加公益活动。祝愿祖国繁荣昌盛,祝愿广汉会越办越好!

大学时候社团在学校举办的及笄礼展示


广汉会年会的表演,还有汉服日常的照片
我见到它时,如簪花美人,巧笑倩兮,美目盼兮,文彩精华,见之忘俗,温柔沉默,观之可亲。那便是穷其一生我所追寻的吧,我这样想着。那是我灵魂中所凝系的委婉与含蓄、大方与内敛,深入骨髓的那一种牵念与认同,那是民族和血缘留在血液中的镌刻。
那年春,我与春风错一门。那年春,幸的我未错过与汉服相遇,未错过与你相遇。希望与你一同感受这传统之美,能与你一同传承华夏之魂,此生何幸。



在余荫山房(图1)和广府庙会(图2)做志愿者
和朋友雪汎的汉服日常照片(图3)


虽然今年我们不能线下相约,但我们还是可以线上相遇,欢迎大家在广汉会的会员群、交流群一起接龙,发出穿汉服日常生活照。
感谢各位同袍投稿,以上只放了一部分照片,之后会持续报道哟。